
长沙市八一路538号 长沙市博物馆院内,一栋青砖黛瓦的南方宅院,在绿树掩映中,古朴而静谧,门牌上写着“清水塘22号”。这里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所在地,不仅见证了建党初期共产党人的奋斗经历,也是毛泽东、杨开慧夫妇的“家”。
1921年8月中旬,从上海参加中共一大返湘的毛泽东已经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他肩负着在湖南成立共产党支部的任务。
回到长沙后,毛泽东与何叔衡、易礼容等人建立了全国最早的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随后,由易礼容经手租下了清水塘这栋地处城外郊区、环境僻静的房子,作为秘密办公和毛泽东家人生活居住的场所,房租合同7 年,每月租金7.2 元。长沙文史学者顾庆丰:“他们结婚在一师的一个宿舍,后来又在船山学社湖南自修大学住过,他们在这个地方生育了毛岸英。
“清水塘22号”离当时的长沙市区不足1 公里,房子后面有小山,前面是一片菜地,还有两口相连的池塘,宁静、安全,是从事秘密工作的好地方。走进堂屋,左边第一间是客房,第二间是秘密会议室。就是在这间西北角隐蔽的小屋里,毛泽东、何叔衡等策划和领导了多次工人运动,革命火种熊熊燃起。
第二年5月,中共中央局批准在中共湖南支部基础上成立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辖今湖南及周边江西萍乡等地区,毛泽东任书记,区委机关仍设在清水塘22号。这里从此成为了工人运动的策源地。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讲解员杨岚:“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杨开慧是大着肚子,站在清水塘的门口和毛泽东分别,为了千千万万劳苦人民,夫妻俩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在清水塘22号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卧室墙上 悬挂着青年毛泽东的单人照和杨开慧怀抱儿子毛岸英、毛岸青的合影,格外醒目。讲解员杨岚说,“为了弥补毛泽东与杨开慧从未合影过的遗憾,故居将这两张照片挂在一起,也是纪念他们在革命中这段伟大的爱情。”
1923年冬天,毛泽东离开长沙赴上海转广州参加国民党一大,不得不与家人分别。行色匆匆间,他写下了“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的离愁别绪。
1938年,因地处当时长沙郊外,清水塘22号得以在“文夕大火”中幸存,这里也成了长沙市唯一一处保存下来的革命历史建筑物。
时光荏苒,正如清水塘里的这汪清水,这个融入伟大革命与美丽爱情的家,在百年后的今天,依然风范长存。“红色摇篮”指引着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赓续红色基因,凝聚红色力量,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新的红色传奇!
责编:何慧
来源:938潇湘之声微信公众号
《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
勿忘!这些数字,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关于越南,一图了解→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
总书记上海行|记者手记: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
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
下载APP
分享到